|返回首页|0755-26070628

简单理解可靠性

     浏览次数:

【作者简介】方志强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系统工程专业硕士;21年国际知名企业系统可靠性工程工作经验。

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,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,越来越多的企业也逐步关注到了可靠性。但可靠性到底是什么?如何理解清楚可靠性?从而有效的指导工作。恐怕就众说纷纭了。

有人会直接搬出课本的可靠性定义,即“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”,并分别解释其中的3个“规定”。但个人认为,该定义对非可靠性专业的人来说可能有点抽象,难以理解。个人观点,可靠性的简单理解是,同故障作斗争。可分为三个层次:

(1)设备最好不出故障,即防错,这里主要指选择可靠的器件,和可靠的应用器件,尽量降低失效率。比如车子一直好用,则大家皆大欢喜;

(2)出了故障也不影响主要功能,即容错,主要包括冗余设计,或者故障隔离,允许性能下降,避免故障扩散。比如车子有点有小毛病,但还可以开。

(3)出了故障能尽快定位并恢复,即检错、纠错,主要涉及到故障模式,检测方法,故障恢复,故障通报等。比如车子坏了希望能马上修好。
 

产品千千万,可结合产品特点,针对性的选择性的开展好这三个层次的可靠性工作。正如最伟大的系统工程学科的开拓者钱学森曾经说过——产品可靠性是设计出来的,生产出来的,管理出来的。

祝愿天下所有的产品均十分可靠!

 

 

62.9K